中国江西网/九江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钟良摄影报道:4月20日,中国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完美收官,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经过激烈较量,最终卢象贤、屈杰、何志勇获得诗词组一等奖,而楹联组一等奖则被赵美新、熊伯光摘取。
中国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
选手朗诵自己创作的诗
飞花令环节
众诗人欢聚一堂,吟诗作对赞庐山
“流水落花春去也”“花重锦官城”“桃花依旧笑春风”……在精彩的飞花令环节中,选手们佳句连连,快速说出了含有“花”“云”“秋”“海”等字的诗句,赢得了在场观众热烈掌声。而在之前,选手们通过短片介绍了自己,并朗诵了各自创作的诗。决赛中,国家级评委、中国诗词大会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风趣幽默、点评精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赞许。
“我第一次来庐山,感觉这里人美风景美,文化底蕴深厚!”来自湖南益阳的楹联参赛选手文绍国激动地说。我喜欢诗词,也喜欢庐山。如果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那就更喜欢了,这便是他报名参加大赛的缘由。
“之所以在本次擂台赛中获得冠军,得益于几十年来在诗词上孜孜不倦的钻研,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宝库,带给人们精神层面上很高的追求。”诗词组一等奖获得者卢象贤说,学习传统文化,对个人提高精神层面的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诗和远方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去践行。”
选手踊跃参赛,奖金丰厚全国罕见
记者了解到,中国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旨在充分彰显九江的文化自信,向全球诗词爱好者、专家发出邀请,以山水之名、以诗词之名、以创新之名,咏叹九江、诵描庐山。
活动自2018年12月18正式启动以来,经过作品征集和甄选,截止2019年2月10日,共有2290位者投稿,共投诗词4100首,楹联2112副,共计6212首作品。作者涉及29个省份,省外投稿人数为2064位,并有新加坡、加拿大、香港等地作者投稿。
“中国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设有丰厚的比赛奖金。诗词组将角逐出一等奖3名,每位奖金伍万元人民币;二等奖6名,每位奖金壹万元人民币;三等奖11名,每位奖金伍仟元人民币;优秀奖20名,每位奖金壹仟元人民币。楹联组设一等奖2名,每位奖金伍仟元人民币;二等奖4名,每位奖金叁仟元人民币;三等奖8名,每位奖金壹仟人民币;优秀奖10名,奖金伍佰元人民币,总奖金额度达到32万元。尤其是一等奖3名,每位奖伍万,其力度全国罕见。
匡庐出好诗,好诗汇匡庐
在擂台赛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表示,十几年前,他作为一个旅游者来到庐山。美丽的风景区,避暑胜地,以及李白、苏轼等文人留下众多诗歌,这是他对庐山的最初印象。
康震畅谈庐山
卢象贤、屈杰、何志勇获得诗词组一等奖
比赛现场座无虚席
随着来庐山次数增多,康震对庐山认知逐渐加深,匡庐出好诗,好诗汇匡庐。以前在书本上看过有关庐山的诗,来到庐山后才发现,大部分诗人写的是庐山山下景色。当时在山脚时都写得这么美,体现了诗人伟大的想象力,如果登到山顶上,估计诗人就失去这些想象力,因为实际的景致比想象中还要美。即使不是诗人,来到庐山也忍不住要写诗。好诗尽在匡庐,同时也描绘了匡庐。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到现在有三千年历史,涌现出了许多好诗,其中16000多首与庐山相关,这是庐山给中国文学、历史、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庐山人,也因生于此长于此,有一种特别的骄傲和自信。庐山不仅有曼妙壮丽的山水文化,诗歌的文化,书院的文化,还始终拥有不断创新文化。
康震表示,大会的成功举办,再次体现了九江、庐山不仅过去能够孕育伟大诗人,当下依然可以孕育优秀的诗人,创作美好的诗句,同时还把庐山文化、九江文化、江西文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每一个江西人、九江人、庐山人的骄傲,也是大家共同拥有的使命感。
历代诗人为九江留下2万多首诗篇
九江作为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诗词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更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发源地,而庐山秀甲天下,处于长江、鄱阳湖黄金水道的十字交叉点上,历代文人墨客也将庐山奉为“人文圣山”。
历代以来,这片土地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留连,挥毫泼墨,像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众多名人均登临过庐山,留下了2万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一生曾5次登临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登庐山五老峰》、《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诗篇;毛主席一生多次登临庐山,在山上一共住过187天,并创作了《登庐山》等多首气势磅礴的传世佳作。晚年还能通篇默写白居易的《琵琶行》;国学大师季羡林更是厚赞庐山人文,晚年欣然为庐山写下“人文圣山”的题词,成为庐山文化深厚的重要佐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桃花源记》、《爱莲说》、《题西林壁》、《石钟山记》等21首在九江、庐山创作的诗词入选全国中小学教材,其数量在名山大川中首屈一指。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长虹大道32号 电话:0792-8180870 传真:0792-8180870 邮编:332000 E-mail:jjswhly@163.com
Copyright © 2025 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赣ICP备16010728号-2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91号
工商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