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石钟山---石钟山旅游攻略
时间:2016-11-23 11:14:01    浏览:870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出自大文豪苏东坡《石钟山记》的名句,让这座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的石钟山闻名天下。石钟山,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这里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


【P1】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自古以来,迁客骚人络绎不绝。如唐代李渤,宋代苏轼、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

【P2】石钟山的一大看点便是“江湖汇”。鄱湖接近长江处,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浑流互排斥,浊清界线见分明。江、湖水的汇合处,水线分明,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鄱湖水色为深绿,长江水色为深黄。


【P3】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P4】全山分上下两部分,面南临湖的是上石钟山,靠北濒江的是下石钟山,两山总面积有十万平方米。其形宛如一对硕大的风铃,扣置在鄱阳湖的出口处,三面临水而一面着陆,如同半岛,双峰独立,山虽不高,但悬崖峻拔,突兀峥嵘,插湖锁江,气势不凡。

【P5】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多次激战,如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军曾在此重创曾国藩水师、李烈钧领导的二次革命在此高举义旗、百万雄师渡大江在江阴至湖口突破国民政府的长江防线。


【P6】特别是在月夜,这里色彩变化另有一番情趣。每逢风轻月江的夜晚,微风摧起轻浅的濑波涡洲,月光和山上的灯光投射到水面上,弯弯曲曲,幽幽丽丽,闪闪烁烁,随着水面“漂流”,随着波纹抖颤,像是一幅幅缓缓流动的风景画,征兆着丹青高手的无限灵想与幻感,给人以极度大的慰籍。


【P7】山上石刻玲琅小巧玲珑满目,虽经世世代代风霜侵蚀,战乱破坏,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仍有近200幅,唐魏征的“清翁方纲”、宋王安石的“古仙洞”、明常遇春的“记怀天地”等都是石质翰墨中的珍品,


【P8】在山顶的“江天一览亭”,凭栏远眺,万里长江,一泻千里;浩瀚鄱阳湖,波涛万顷。远眺匡庐云遮雾障,夜游双钟月涌江流。石钟山是古代从长江进出南昌必经水路,商旅游宦多系舟于此,骚人墨客题咏甚多。

【P9】江天一览亭背靠石钟山,前临“江湖汇”,绿树环绕,环境优雅。

【P10】沿着茂林垂荫,修竹掩映的石级小道,迂回曲折,穿亭过榭,登上山顶,沿途可见苏轼夜泊处、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清咸丰皇帝批谕兴建的照忠祠,清军水晌将领彭玉雇人为其母超度的“报恩慈林”。

【P11】忠烈祠,又名太平遗垒、昭忠祠,位于山之西北面,左为报慈禅林,右为浣香别墅。太平军驻此期间,曾在此建有营房堡垒,失败后,改建为昭忠祠。


【P12】报慈禅林,位于忠烈祠西面,由僧房、戏台、大雄宝殿、海岛、前院、后院组成。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是彭玉麟为报答慈恩请僧侣诵经敬佛之所。

【P13】彭玉麟起居何处的浣香别墅和梅花厅,还有园林建筑古雅奇特,颁缜密,依山就势,点缀于山腰山顶,形成多层次园林美景,这些风格各异的景点之间,明暗相映,高低不同,藏露结合,虚实相间,使人往往在山穷路尽之时,又另辟蹊径,别有洞天,令人回味无穷。


【P14】之所以说石钟山环境优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曲径通幽”的景色无处不在。哪怕是落差较大的高度,也是之字折回的石梯相连。

【P15】如今,每当有游客来临,景区有边有一对男女现场演绎编钟、古筝合奏,时而《高山流水》,时而《春江花月夜》。据说,这套编钟是仿制的曾侯乙编钟。

【P16】大自然造就了石钟山形的奇特,声的奥妙,色的绚丽,在天地间增添了一块潇潇洒洒令人销魂的福地。尤其是它的“钟声”,让人惊奇,这“钟声”的境界,在于一个“空”字。


【P17】这“空”声是来自洪荒时代的声音,悠远峻冷,天地震惊。这声音带着铁质,带着峻冷,经过历史的打磨,竟变成一部活的历史,让品鉴。

【P18】


【P19】

【P20】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长虹大道32号    电话:0792-8180870     传真:0792-8180870    邮编:332000    E-mail:jjswhly@163.com

Copyright © 2025 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赣ICP备16010728号-2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91号  工商网监

九江市心语心特殊教育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