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浔 阳 八 景 ” 传 说
浔阳八景传说,
是关于坐落于浔阳区
八大景观的民间传说,
这八大景观分别是浪井、能仁古寺、
思贤桥、浔阳楼、烟水亭、
琵琶亭、锁江楼、湓浦龙渊,
这些传说,
大多和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
重大的历史事件,
或地理环境和自然风物有紧密的关系,
如苏东坡醉书浔阳楼、李世民建寺等,
主要是以民间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
为人们喜闻乐道,
历经千百年,成为历史的佐证!
浔阳古城流传至今的八景传说版本各不相同,仅流散在民间口头传播当中,有助于人们了解浔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浔阳八景不仅是浔阳古城的历史佐证,而且对后期文人著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人物传说和史事传说,更是被后世文人详略不同地吸收进他们的各类著述中,成为民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观是浪井
九江市区西园路浪井巷内,有一座方亭护着一口古井,井圈上绳痕深嵌,井壁上青苔斑驳,井底下泉水清澈,平鉴宜人。这就是九江最早的历史文物——浪井,又称灌婴井、瑞井。
据晋张鉴的《浔阳记》记载:此井是西汉名将灌婴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领兵屯扎九江时开凿的,故称灌婴井。后年久湮塞。三国时,孙权曾驻九江,令人掘井。适得故处,并有石函井铭,文曰:“汉六年颍阴侯开。”下云:“三百年当塞,塞后不满百年当为应运者所开。”孙权大喜,以为瑞兆,遂名瑞井。
瑞井与市内诸井不同之处在于,“每遇江涛汹涌,人闻井有浪声”。李白颇信此说,他在《下浔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一诗中写道:“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宋代诗人苏辙不信此说:“胡为井中泉,浪涌时惊发。”“浪井涛声”旧时是九江十景之一。
李白的说法,认为是井近长江,地下有泉眼相通,因而江上有浪,井中有涛。苏辙的说法是:井底下有泉眼,地下水上冒,井水才有涛声。孰是孰非,千余年来无人深入考究。明代桑乔在《庐山纪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嘉靖年间,浔阳北门内有人掘井挖到了泉眼,井水涌现波涛,汹汹有声,且与江涛相应。其势泛溢不可止,此人惧而将井填塞。看来,如能挖到泉眼,就可以形成浪井,浪井之谜似乎找到了答案。
千载悠悠,古井长存,但不知从何时起,井底已听不到涛声了。据说是由于江岸筑堤,垒石护坡,地下通道被堵的缘故;也有的说是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无力翻涌作浪,孰是孰非,又待识者考证。
能仁古寺
在九江市中心的庾亮南路,有一座古老的寺院,这就是九江三大丛林之首——能仁寺。九江城历史上有四大名刹,为“能仁、舍利、龙池、海天”。海天泯灭既久,龙池没于同治,舍利荡然无存,惟独能仁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历经兴废更迭,绵绵延延,至今仍然香火旺盛。据《九江能仁寺同戒录》载,能仁寺旧名为“承天禅院”,唐大历年间重建。
北宋庆历年间,禅宗南派南岳法系十二世白云端禅师来院主持。他一面扩建殿宇,一面开堂示讲、传灯阐教,一时众如云集,承天院亦声名藉甚。元至正十二年因战火而毁,明洪武十二年又建,弘治二年改为今名,清咸丰年间又毁。现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重建。"
景观集萃
能仁寺地处闹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建筑依坡就势,布局规整,层次分明,幽会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双阳桥、大雄宝殿、铁佛殿、藏经楼等建筑,寺内殿宇栉比,佛像庄严。
宽阔的山门,“能仁古寺”四个大字特别醒目。土红色的山墙上,镶嵌着九个金黄色的大字,使寺庙平添几分神秘色彩。同治九年,九江关督唐英(字隽人,号蜗寄老人)为新建的山门撰联曰:“古刹有真如,是庄严七层宝塔;老僧天障碍,大供养一个庐山。”
寺内地势平坦,局部略有起伏,三面环坡,一派“莲花佛国”景色,古朴肃穆,是江西较大的古建筑群。
最具特色的大雄宝殿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小青瓦盖顶,单层重檐,八角高翘,朱柱回廊,古朴而有气势,端庄而不铺张,是晚清佛教不振时期的寺庙建筑代表作。
大殿廊柱上有一副楹联:石船天外飞来,恐期人深沉苦海,误入迷津,幸逢铁佛灯传,凭一念慈悲普济;宝塔云间插去,看此地会没无遮,参乘最上,更对庐峰烟袅,结千秋香火良缘。此联中佛教传说与寺内奇景交融,寓佛理于景观,颇具匠心。
能仁寺八大奇景
能仁寺经历了千余年的沧桑,虽屡遭兵燹火患,但现今仍是胜迹处,迈出以八大奇景著名。
大胜塔 居八景之首,为古城九江之标志。始建于唐,至明残颓。明洪武十二年重建,清咸丰三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修复,保存了明朝的建筑风格。
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六面楼阁式,高42.6米,石凿斗拱,砖彻牙檐。
塔门朝西,从第二层起,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梯阶,如此可盘旋而上。此种塔梯结构在我国众多的古塔中,仅为一例。
光绪九年,寺僧在天王殿前,依泉井开凿一长方形放生池,占地240平方米,深3米。四周青石板护栏,饰有花纹。而同时也建造了一座三孔石桥,造型平稳简雅,横跨南北,石狮、石象盘踞桥头,石刻雕栏,飞龙走兽栩栩如生。 桥将放生池分为东西两半。相传每当夕阳西沉,从池东侧可观赏到池中有双日倒影,堪为奇观,故名“双阳桥”。 雨穿石 位于大雄宝殿后廊檐下,花岗岩南,呈长方形,长高约80厘米,宽50厘米,四面镂有花方,正面雕有云头花饰,底部有铭文,为北宋庆历三年所凿。
石上有一漏斗形洞穴,相传是因久置檐下,历两千余年,为雨水滴成,故名。这印证了“水滴石穿”这一朴素的真理。每当雨天,檐水滴入,光滑照人,引来无数游客在此品赏玩味。
诲尔泉,在大雄宝殿后的海岛观音脚下,有一口小小的泉井,井径一尺,井深却有10余米,千年不涸,水质清凉甘冽。从井口丢一枚铜钱下去,可听到两枚铜钱相击的响声,奇趣无比。寺僧常来此礼佛忏悔,饮水受诲,其水清凉甘甜,沁人肺腑,据说能聚智生慧,增进悟性,故曰“诲尔泉”。
石船,为巨石凿成,槽状圆底,长5米,宽1米,槽深60厘米,形似木舟,又名“飞来船”。侧面有铭记,凿于北宋庆历六年。
飞来船来历奇特,相传宋元年间,寺僧梦见一面目奇古的铁佛托梦于他,将乘石船浮江至浔阳。次日寺僧至江边迎接,果有铁佛乘石船泊岸,遂找人搬入寺内供奉。铁佛渡江便成为能仁寺一个有趣的佛教故事。现飞来石船放在天王殿东侧的水池中,船上坐一赤膊跣足、面貌奇古的铁佛。
冰山,原在寺旁溪边,为一状如小山的石灰岩巨石,遍布孔穴,溪水自上往下冲击,复自内向外顺孔喷出,呈云雾状,酷似冰山。1930年“冰山”被人破坏,现在的冰山残骸已移入铁佛殿前。
雪洞,毗连冰山的另一块石灰岩巨石,与冰山仿佛,不同的是,有一可出入的洞口,洞前有一水潭,上架石桥,过桥便可入洞。寒冬,滴水成冰的冰棍几乎将洞口封住,远望一片白,故称“雪洞”。1930年同时遭破坏,寺僧移于大胜塔前恢复,然旧观难复。
铁佛,就是飞来船载来的那尊铁佛,为宋代铸造,身高5尺,赤膊跣足,螺髻昂鼻,面貌奇古。
思贤桥
相传在唐朝长庆年间,江州刺史李渤派了一个解差,命他凌晨动身,午时赶到瑞昌,不得有误。
这个解差,领了军令,听谯楼已打四更鼓,便带好一千两军银,解开骏马的缰绳,启程了。他一路奔驰,经过南门口,来到甘棠湖长堤的木桥旁边。这木桥狭窄,年久失修,桥身多处朽烂了。解差只好下马,先抱着银两过去,又慢慢地牵马过桥。此时,东方已微微露出一点白色,解差急忙策马奔驰而去。
却说有个住在九江城南门外的老头儿因妻子生病,赶黑早进城捡药。他走到木桥头边,不知被什么东西一绊,摔了一跤。他蹲着抚摩痛处,发现原来是一个裹得紧紧的、沉甸甸的大布包。他借着晨光抽出夹着的书信一看,上面写着“军饷”的字样。老人忽然想到,这一定是路上遇着的那个解差,由于匆忙赶路而遗落在这里的。老人思忖着,解差丢失军饷,不仅自己有杀头之罪,而且全家都要受到株连。去找解差,又不知他往哪道而去。于是,老人坐在布包上,等待解差回来。
清晨,湖边十分寒冷。老人顶着凛冽的北风,蜷曲着身子,坐在布包上。
此时,天空阴云密布,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来了。老人披着一身雪花,忘掉了给妻子捡药的事,仍然坐在布包上。
那解差一路急鞭,隐隐约约望见了瑞昌县城郭,似乎松了一口气。他低头看看马驮,只见里面装着的是一块大麻石,他心猛然一惊,意识到在木板桥头丢失了军银,急忙调转马头,往回飞奔。
雪越下越大,风愈刮愈猛。老人一步也没有离开布包。忽然,传来了“得得得……”的马蹄声。只见解差脸色煞白,气喘吁吁地奔到了桥头。他下马向老人深深打了一躬,叙说在桥头丢失军银一事。老人安慰解差,将一包军银交给了他。解差怕误了时辰,心急如火,忙拜别老人,策马奔驰而去。
解差一到县城,按时送交了军银,便晕倒在县衙门厅堂前。待苏醒后,忽然想起未曾问过老人姓名。他跃马来到桥上,老人早就无影无踪了。
解差将此事禀报了刺史李渤。李渤得知有这样的贤人,立即派人到城里城外四去查访。老人的妻子听说,要他去认了,好领一笔赏金,老人却缄口不言,不去报认。
冬去春来,堤边的垂柳吐出了嫩芽。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仍未查访到这位老人。李渤启奏皇上,皇上准奏。于是,拆除朽烂的木桥,修建一座石桥,表示纪念。 李渤亲自督建此桥,又在桥上坐了七七四十九天,再次查访老人,但仍是杳无音讯。
人们思念那位老人,也怀念那清廉贤德、为民造福的建桥人——江州刺史李渤。便称这座桥为思贤桥。
浔阳楼
浔阳楼位于江西九江市区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楼始建年代虽不可考,但据唐代诗人、德宗贞元年间江州刺史韦应物的《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一诗中说的“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唐代诗人、宪宗元和年间江州司马白居易,清代诗人、唐熙年间兵部侍郎佟法海等所咏的浔阳楼诗,可以看出,浔阳楼自唐代至清代沿存,且颇具规模。
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由于九江自古以来就是长江南岸一座交通要道和经济发达的城市,所以,雄距江畔的浔阳楼也历来是名人云集之地。如:白居易、韦应物、苏东坡等等,都曾登楼题咏。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更因施耐庵写下一部《水浒传》,其中一位主要人物--宋江曾经在浔阳楼醉酒题反诗,随着名人名著流芳百世,浔阳楼也蜚声海内外,吸引着社会各届人士到此参观。在一九九五年三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九江时,也登上了浔阳楼,并欣然挥毫签名留念。
浔阳楼是一座具有典型宋代建筑风格的楼宇,又是一个集游览参观、喝茶听书和餐饮为一体的旅游景点。由全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浔阳楼"匾额赫然高悬,"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这幅古老的楹联则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在一楼大厅内陈列着全国旅游景点上唯一的一套《水浒》一百单八将的人物瓷像,这一作品把一个英雄好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两幅大型瓷板壁画--"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和"梁山伯好汉劫法场"则将宋江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娓娓道来。爱好书画的朋友还可在楼内欣赏到多幅出自名家之手的书画作品和诗词楹联。二楼忠义堂为当年宋江醉酒题诗处,现仍备有宋江当年喝过的那种酒(称作"蓝桥风月"美酒),以及独具特色的"水浒宴"。在此可体会一番把酒临风的雅兴。四楼为茶室,也是赏景的最佳处。在此可远眺庐山、近观长江,再听导游将各个景点细细道来,真是饶有趣味。身居室内,喝茶乘凉,再听上一段精彩的北京评书,你可体会到一种特殊的韵味。
浔阳楼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随着九江的飞速发展,随着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声誉的提高,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古老而又年轻的浔阳楼,必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长江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九江好座浔阳楼!古楼飞檐雕画,分外壮观,雕檐外高悬一面匾额,乃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写“浔阳楼”三字。据说当年苏轼本欲题“浔阳酒楼”四字,但不慎墨污“酒”字,于是将错就错,干脆去掉那个“楼”的限制定语“酒”字,气魄反而要大得多了。底楼大厅内陈放着梁山108位将领的瓷身人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两侧墙壁上镶嵌的大型瓷板画,描绘的正是当年宋江在浔阳楼上题《西江月》“反诗”的彩色石膏塑像,墙壁上有今人书写的宋江“反诗”。四楼顶层为评书茶座,由当代艺人日日来此讲说评书,其中《水浒传》中的名段宋江题“反诗”,格外吸引听众。看来,《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的影响,确是不可小视,它所带给九江人的“衣食父母”效应,确实不可低估——据悉,这座“浔阳楼”,每年门票收入几百万元。今后来此寻幽访胜、慕名怀古的游客,还将增加。这岂不是“胜地因一人而名世,山水为一书而增色”么?
这样看来,说作家文人只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而未从事物质生产,说他们与“生产力”无直接关系,显然就不大站得住脚了。人文风景,名作效应,遗泽后人,文采河山两添辉啊!这种情况,所在多多——比如江苏寒山寺,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等等,莫不如此。
烟水亭
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境内有一处风光旖旎的甘棠湖,湖上有一座绿树掩映的小岛,岛上有一组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闹市中的一块“净土”——烟水亭。
白居易曾荡舟至此眺望湖光山色,感兴赋诗。北宋时,理学家周敦颐见此岛状如月,遂名“浸月”。后人在岛上建“浸月亭”,寓景于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意,也寄托了后人对白居易、周敦颐两位贤人的怀念。后来,周敦颐的儿子周寿从湖南来到江州为父守墓,见甘棠湖一带“山头不沟薄茏烟”,遂在湖堤建一亭,名为烟水亭。明嘉靖年间,两亭俱废。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江关督黄腾春于浸月亭故址重建烟水亭,这就是现今烟水亭的由来。明清时期烟水亭建筑屡建屡废,清同治七年(1868)由僧人古怀募捐重建。至清光绪间,烟水亭建筑才形成现在规模。建国后逐年保养维修,并建九曲桥通向湖岸。
浸月岛上的建筑群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人们习惯上称岛上整个建筑为烟水亭,其实每座建筑各有名称。左为翠照轩、听雨轩、亦亭;右为浸月亭和船厅;中间依次是烟水亭、纯阳殿、五贤阁、观音阁。这三组建筑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形式变化多样,风格协调统一。庭院、天井内花木扶疏、秀石玲珑,清新典雅,让人赏心悦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
烟水亭是历代文人骚客宴游之地。亭内有风格各异的楹联匾额,或叙事绘景,或写意抒情,联由景出,文景交融,游亭观联,雅趣盎然。
旧时,烟水亭是本城民众祭祀先贤的香火之居。五贤阁内纪念的五位贤士和贤吏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剌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宋、明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现烟水亭各厅室已改作九江文物陈列室,在这里可以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土文物。
据府志记载,“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当过浔阳县令,为九江人办过不少好事。纯阳殿中的吕洞宾塑像早已毁于兵燹,殿后留下一块相传吕道人亲书的“寿”字碑。斗大的“寿”字,一笔九转,寓意“九转成丹”。字体苍古,初看是个“寿”字,细看则为“丹”字。据说这块似“寿”似“丹”的字碑,寄寓了吕洞宾对九江百姓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
烟水亭石级两旁有藏剑石匣一对,立于亭前石级两旁,有纳峰藏剑之意。据载:九江常遭屠城和匪寇骚扰,按阴阳家之说,皆因郡城面对庐山双剑峰所致。“宋乾道间,郡守唐立方乃辟谯楼前地筑为二城,夹楼矗其上,谓之匣楼,曰:匣实藏剑”。后遭毁。现石凿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知县陈鼐扩建烟水亭时所凿。
相传浸月岛又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的点将台。东汉未,柴桑为东吴属地,吴主孙权的行宫就设于此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领83万人马,离开许昌,浩荡南下,追赶刘备,虎视东吴。孙权封周瑜为大都督,命令他率领水军在甘棠湖中日夜操练,迎击曹军。
古时,甘棠湖与长江、鄱阳湖相通,水域宽阔,为东吴的一处水上要塞,当年,湖上战舰云集,雄师队列。雄才大略的周瑜在此挥师点将,联合刘备,大败曹兵于赤壁,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因此,又名周瑜点将台。烟水亭内有“周瑜战迹陈列馆”,馆中介绍了周瑜的生平,正中一座3米多高的周瑜塑像,携书挎剑,再现了这位儒将的飒爽英姿。
从烟水亭前拾级而下,过桥,迎面有一座方亭,亭前有白石栏杆围就的拜台,这就是三国时周瑜的点将台。1988年5月1日,市文化部门曾在此举行过一次“周瑜点将”的仿古旅游活动:一声铳响,狼烟四起,一队队甲盔鲜明的东吴卫士,从牙旗猎猎的烟水亭内开出。紧接着8个身着汉服的侍女,手执宫灯,也从烟水亭中款款而出,一直走到拜台,分列两旁。在拜台方亭的一侧,一面杏黄色的“周”字大旗,迎风招展,“水军都督”四个大红灯笼高悬两旁。周瑜头着纶巾,腰挎宝剑虎步登场,高唱:“江东地广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古老的浔阳城烟硝迷漫,金戈齐鸣,再现了当年周瑜点将,赤壁麈战的历史画卷。
琵琶亭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一个秋夜,江州司马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头,忽闻邻船传来情意哀怨的琵琶声,动人心弦。他移船相见,原来是京城的一位歌妓。白居易重备酒菜,请此妇重奏一曲,聆听妙音。在叙说身世中,得知歌妓“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从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联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百感交集,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诗随情发,诗人颔首沉思,神采飘逸,写出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江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其“浔阳江头夜送客”处兴建了琵琶亭。千余年来,琵琶亭屡建屡毁。1988年春,九江市人民政府为适应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重建了琵琶亭。
重建的琵琶亭位于九江长江大桥东侧,占地3300平方米,为一仿唐园林建筑。主体建筑琵琶亭坐落在两丈多高的花岗岩石基上。亭六角双层,碧瓦红柱,翘角重檐,周围护以白石栏杆,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金光灿灿“琵琶亭”3个大字的巨幅匾额,由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书写。楹柱上有清代文人董云岩的集句联:“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天半入云”,把琵琶亭周围的水声、风声、江天、云彩、晚月融为一体,联中有画,耐人寻味。亭内展出了白居易诗文及他在江州的行踪图片。台基上有用汉白玉雕塑的白居易像,高达3米。诗人颔首沉思,神采飘逸。
琵琶亭为双层重檐的园林式建筑,整个建筑群由亭、台、楼、池、圃组成。门前匾额上那金光灿灿的三个大字——“琵琶亭”,由国画大师刘海粟题写,看上去熠熠生辉。亭前有一巨大的石碑,上刻《琵琶行》长诗。亭院两旁建有碑廊,镶嵌着历代诗人题咏琵琶亭诗赋碑刻。亭耸立在景区正中醒目的高台上,呈八角形,上下两层,重檐青瓦,粉墙立柱,造型简洁,气势雄伟。亭院正中,矗立着汉白玉的白居易塑像。雕像后凿有一方池,内有假山数座,而其中一假山上,则筑有一尊迷你石亭,与不远处的琵琶亭遥相呼应。池后亦有一高大石平台,台左右有石阶相连。石台正面照壁上嵌着一块由毛 泽东书写的《琵琶行》诗刻,苍劲有力,气势雄浑。
步入亭内,登楼而上,抬头远眺,滚滚的长江水浩淼无际,绵沿的长江大桥气势恢宏,再遥想乐天(白居易)当年,他乡偶遇故知,凄凄惨惨切切的情景,不禁令人心生稠畅,感慨良多!
锁江楼
锁江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1558年)。由九江郡守吴秀创建,历时十八年才竣工。楼当时叫江天锁钥楼,高三层,周围铸有四条铁牛;塔叫文峰塔,因建在回龙矶上,故欲称回龙塔。锁江楼塔为石雕砖结构,六面锥状,共有七层,高三十五米。每层塔的翘角檐边都悬一铜质风铃。全部建筑为古代青色厚砖砌成。极为坚固。每层檐口,为石刻斗拱,塔内壁画有小型空龛及远眺拱门。塔内各层有梯可上塔顶远眺。登锁江楼风光上塔顶拱门,只见匡庐巍巍,楚天浩浩,长江滔滔,浔城丽丽,正如古人和其衷诗云:"望中吴楚穷千里,楼下波涛聚九江"。在塔内底层东面墙上,现还保存一块明代碑刻,为德化县姓劳的人所撰,此碑因年久,经风雨浸损,今文字甚难辨认。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用铁牛镇水,故楼旁铸有铁牛四只。为倡导文风又在楼南建了这座文峰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6月,侵华日军溯江西上,连发重炮轰击九江。锁江楼塔中炮数处,其中两处弹洞直径达3.5米,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塔顶距塔中心线偏离75.5公分,依然昂立在浔阳江头,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建塔工匠的非凡技艺。
相传这组古建筑与当时九江常遭水患有关,那时江州民众被肆虐的长江洪水所害,为锁住长江兴水患的孳龙,永保风调雨顺,于是祈求于神灵,在离长江仅三米远的回龙矶上建锁江楼和塔。
锁江楼位于长江之滨,九江市东北隅,傲然屹立,高耸蓝天,潇洒古朴,伟岸气昂,塔影锁江,风雅微妙。塔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突兀江畔。塔内原有木梯,沿梯盘上,登临顶端,极目环顾,北瞰远山渺黛,南视古城幽雅,仰观蓝空蔚媚,俯看碧江波粼,正如当年悬挂在此对联所云:“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是为浔阳十景之一。此处原系一回龙矶,江岸突起跃出江面30余米,流水至此漩转激湍,常有行船在此处遭难。明万历十三年,九江郡守吴秀等筹集民间款项,汇集高师名匠,修锁江楼和锁江楼宝塔于石矶上,并铸铁牛四条护卫,为的是镇锁蛟龙,消灾免患,永保太平,与配阁、轩组成一体,相映异彩。塔内底层东面墙上嵌有明代碑记一块。所谓锁江楼、锁江楼宝塔顾名思义,是为锁住不驯服的江水。另锁江塔一度又以矶名,称回龙塔。头上风云变幻,脚下波涛翻腾,由于历经四百年变迁,江岸崩溃,楼毁、牛沉、阁倒、轩塌,只存宝塔安然挺拔于残存的回龙矶上。近年又予重修,为九江标志和象征。
湓浦龙渊
湓浦港曾为九江重要港口,在府城西约一里,西通龙开河,北通大江,渊深莫测,秋冬不竭,风高不浪,可泊舟楫。相传古时有人于浦中洗一铜盘,坠于水中,化为一龙,飘然而去故得名。
湓江是龙开河的另一个名字,如今在浔城的任何一处公交牌上都找不“湓浦”两个字。有一张民国的老照片记录了湓浦港的繁华,那水上有很多的船,每条船都收了帆,只留下一根光滑的桅杆,桅杆林立的场面很是壮观。除了船,照片上看不到人,人到哪里去了,许在船上睡觉,许到岸边大中路上去消磨时光和花大把的金钱,船上的人看到了港就如看到了家。白居易说港内是有枫叶和荻花的,我却以为那里一定植满柳,那种深入江泥的古柳。春天来时,柳树发芽开花,有歌女在船上弹着琵琶,岸边还有一棵老桃树也开着粉艳的花。在过去,这些古柳一定牵挂着漂泊者的柔肠。今夜,没有柳,没有枫叶荻花,有着明媚的月,湓口外长江在日夜地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只是少了弹琴人。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长虹大道32号 电话:0792-8180870 传真:0792-8180870 邮编:332000 E-mail:jjswhly@163.com
Copyright © 2024 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赣ICP备16010728号-2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91号 工商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