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哨子
发布时间:2018-07-11 09:14:37    浏览:2790

修水

哨子

修水哨子,

为修水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之最,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享有盛誉,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凝聚着修水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是修水地方饮食文化的精华。

做哨子、吃哨子,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修水人的传统习俗,逢年过节、宾朋聚会,修水哨子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随着改革开放,修水哨子更作为思乡情结和团

圆的象征根植于修水人的心中,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010年6月该项目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历史渊源

据九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九江老字号》载, 相传夏禹时代,修水地方山洪瀑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颗粒无收,农民靠上山采野菜野果为生。后大禹

来到修水地方,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治水的功绩与恩德,可是又拿不出好东西来供献,很是过意不去。当时对面山高林密,有位老者提

出,大家上山采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略表心意。于是大家商量好后,就一边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就这样把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外皮,把野兽

肉切细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以后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传

,而且越做越好吃,成为修水独特风味小吃中的一绝。

朱法元散文集《蓦然回首》中,对修水哨子也做过具体记载:修水哨子相传源于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会战鄱阳湖,朱军初败武宁,埋锅做饭时,忽一哨兵报

“陈军追来”,众伙夫弃食急走,哨兵不忍将已煮熟的芋头和肉丁舍弃,取一包袱将其混在一起背着撤逃,一夜后至分宁(今修水县),伙夫打开包袱见芋肉相混

,实在难以成菜,便加些淀粉做成团状,蒸熟后分给官兵充饥,并将多余的散发给老百姓,众人食后纷纷叫好,问为何物,伙夫为感激哨兵,随口答道:“哨子”

从此当地百姓纷纷仿做,几经演变,便在修水地方流传至今,已成为修水民间一种特色风味小吃。

修水哨子传统手工技艺历经千百年的口手相传,技艺形式丰富多彩,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令人叹为观止!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曾分别在《民族风情》节目中对

修水哨子做过专题报道。作为修水哨子的传承代表,修水圆生圆哨子于2000年12月荣获“首届江西名小吃”,2003年10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并获金奖,同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工艺流程

制作修水哨子,外胚选用源自赣西北幕阜山区的优质毛芋头为主要原料,蒸煮熟化后再掺入优质鲜红薯淀粉,内馅则采用鲜猪肉或腊肉,配以冬笋、香菇、胡萝卜

等多种配料及佐料,采用传统手工办法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长虹大道32号    电话:0792-8180870     传真:0792-8180870    邮编:332000    E-mail:jjswhly@163.com

Copyright © 2024 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赣ICP备16010728号-2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91号  工商网监

九江市心语心特殊教育培训学校